行业新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祖国的蓝天上书写奇迹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18 10:32:16
10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签署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北航航天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为牵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交叉科学研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设立专项经费,额度为每年1亿元(连续5年),其中包括每年2000万元专项基金。
从1952年10月25日至今,从北京航空学院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的成立和发展,注定要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这所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以北航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将一所大学的精神与她承载的责任使命融为一体,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
创新之基:在科研中建立新功
建校伊始,北航名师云集,国家调集了全国几乎所有航空航天领域的教育精英,组成了北航的创业队伍,师生满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坚韧,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的科研壮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到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再到中国第一架全自动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北航建立的功勋历历在目。
进入21世纪,北航连续7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连续3年获得4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奖励的纪录,被社会誉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一所大学何以有如此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说:“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不断突破学科界限和发展壁垒,勇发先声、敢闯新路的精神已经成为北航人的基因。”
北航人拥有强烈的国家使命感,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房建成教授的团队围绕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以及大型航天器高精度长寿命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技术难题,潜心攻关,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控制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获得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张广军教授带领的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研究团队为实现我国航天器小型化、高精度自主运行提供了姿态测量的重要技术途径与更新换代产品成功,解决了卫星高精度姿态测量技术的瓶颈,该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随后被应用于“希望一号”等卫星的飞行任务。仅2005年至2007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达1.35亿元。
依托“985工程”航空材料与制造平台,徐惠彬院士组建了由材料、控制和机械三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其科研成果“宽温域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荣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赵沁平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十年磨一剑,研发的“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_GRAPH”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首都国庆阅兵方案中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怀揣着科技强国的梦想,北航人以“创新”的勇气,激励自身不断砥砺前行。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杜玉波曾说:“北航的科技创新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科研文化和机制。”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看来,瞄准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引领重大科学问题,是北航高端领域捷报频传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