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5-15 9:44:09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落下帷幕,花落谁家自是已见分晓。但技能大赛带来的后效应,还远远没有结束。大赛期间,记者采访了来自各方的参赛代表,分别从企业立场、学校观点以及专家视角对技能大赛进行了延伸思考。 技能大赛是个平台,由职业教育组成的几方力量在此聚合。大赛过后,我们更期待由此而引发的职业教育对各个行业标准的关注、对职业能力的深度思考、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仍将继续—— 【企业立场】亚龙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继权:职业教育要成为经济发展第三种力量 ●金融危机带来了行业的洗牌,特别是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今天,职业院校要作为企业、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积极回应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为用人企业,我们在录用员工时,一方面要看他的学历,因为学历是一个工作的基础。而当他入职后,我们就要看他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的协作能力,然后,我们再考察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就要看他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产业未来所需的人才,就必须思考:企业在想什么?企业在做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它做什么?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定位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系统组织与行业企业参与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工作相结合,这对于引领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带来了行业的洗牌,特别是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今天,职业院校要作为企业、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积极回应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作出贡献。企业对人才与创新有强烈需求 当前我国产业面临精确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纳米制造以及生物制造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有三个方面要产生变化:第一,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的企业要走进来;第二,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第三,国内企业需要升级。这些变化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重要的影响,教育体系要与世界接轨,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都要从整个产业化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 [!—empirenews.page—]2005年科技大会召开以后,我们国家把企业确定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同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这就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明了方向。以亚龙科技集团为例,作为浙江省省级技术中心,其人才结构为:博士生1%,研究生3%,本科生11%,高职毕业生占到33%,中职毕业生占到52%。企业经营的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这是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在全球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要发展必须靠创新、靠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培训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发挥自己的特点,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协作能力。从产业角度看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这几年职业教育对培养国家人才作了很大贡献,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从企业的角度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一般都是在两三年后才能胜任岗位要求;2.动手能力差、交给他的项目完成不了;3.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4.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不强;5.知识面广,但专业能力不突出、不精专,特别是不懂生产流程、工艺要求;6.眼高手低,不能从基层做起。例如,2007年在浙江人才市场招聘会上,亚龙集团准备招聘20名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员,前来应聘的有30个人,但经过面试后,公司只选择了3个人。其实面试很简单,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招聘时,问他懂材料力学吗?懂。懂机械设计吗?懂。你会设计一个机械零件吗?没有把握。你能装配一个机械结构吗?不行。企业要设计一个传动轴,计算功率、受力分析,一个学生算了整整一个星期还算不出来,而企业里有经验的工程师只要10分钟就可以完成。 作为用人企业,我们在录用员工时,一方面要看他的学历,因为学历是一个工作的基础。而当他入职后,我们就要看他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的协作能力,然后,我们再考察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就要看他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empirenews.page—]所以,教育要培养适应产业未来所需的人才,就必须思考:企业在想什么?企业在做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它做什么?特别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培养人才要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开设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实际的课程,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关键技能,形成职业能力。建设特色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教育结构都要有所调整,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种情况下,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企业寻找人才,而特色专业就是两者的中间纽带。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要满足产业对人才评价的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要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应在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首先,特色专业的课程设计要通过教育思想、体制、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根据产业需求进行开发。针对不同的企业,专家先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再经过工作分析专家的分析,制作出工作任务分析表,最后由包括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工作分析专家、实训装备专家、行业专家和专业老师共同组成的专家小组共同分析,形成特色专业课程。其次,特色专业建设要结合岗位项目实训和基本实训。基本实训模块是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则是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要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生产性实训装备,既具有真实的生产性功能,又有整合的学习功能,达到“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源于企业、高于企业”的目标。职业院校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潜能开发的激发点。职业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学习、自主学习、探讨学习、创造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水平,有研究问题的能力,最后,有解决问题的真本事。 [!—empirenews.page—]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办学质量提出了很大挑战。此次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在此基础上,职业院校还应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学校观点】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文锦:技能大赛让校企联姻走上红地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类型的一个航标灯,职业院校办学必须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贴近地域经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市场上需求最旺的。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让企业和社会更青睐、更信任、更依靠学校。大赛之余,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文锦掩饰不住兴奋。他告诉记者,今年,福建高职组共派出7支代表队参加比赛,而他所在的学校就有6支,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苏文锦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类型的一个航标灯,职业院校办学必须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贴近地域经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市场上需求最旺的。因此,职业院校要长足发展,就必须更加坚定地走校企合作道路,及时引进企业的高新技术和人才,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高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紧密依靠企业培养人才,着力推进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仅今年上半年,学校就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了160余家。 苏文锦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拼的是最新热门技术,因此学校必须与拥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争取依托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并在校内建立、完善该行业的实训基地。” [!—empirenews.page—]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这两年便与中国联通福建分公司共建了3G网络技术实训基地,与北京神州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信息化——无线宽带“网络安全实训室”,与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联合打造了“模具、数控人才培养基地”,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合作筹办了“动漫学院”,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最近,学院投入300多万元,与世界500强的前20强企业——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投入价值1422万元的实训设备和软件,合作建成了国内一流实训设备条件和实训环境的“自动化系统实验实训基地”,保证了学生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的质量。为适应海西光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该校在名誉院长、我国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良惠的指导下,积极争取筹建“福建省光电子器件与微电子集成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努力建设高水准的光电技术实训基地。“只有学校和企业走得近了,交流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了最新技术,学生才能占领就业市场,学校才会有进一步发展。”苏文锦说。苏文锦表示,除了办好最新技术产业,学校还要针对本省重点产业办好重点专业,培养本省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比如,学院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软件信息业、电子通讯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新要求,科学调整和设置了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影视动漫等紧缺专业,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专业,并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由于办学实力日益增强,不少企业希望与学院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事实上,一些企业在合作中发展更快、效益更好,而学校师生也在合作中掌握了最新技术。该校部分专业还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如传媒艺术系与福建育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生产了76集的动画原创片《快乐成长》,影视动画专业174名学生通过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以工作项目为教学、实训内容,进一步提高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empirenews.page—]苏文锦认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这让企业和社会更青睐、更信任、更依靠学校,而这也决定了校企合作必须更深入、更持久地走下去。【专家视角】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从岗位能力到职业能力的建构 ●从长远来看,系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向职业能力开发转变、推进技能鉴定向职业能力评价转变,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按照新职业主义的观点,职业能力开发不是训练人的机械性的技艺,而是为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作准备;职业能力开发不是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进行的培训,而是“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其任务是在个体和他未来的工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职业能力开发的核心是让学习者获得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需要的、共同的核心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每年一度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了帷幕。大赛为职业院校及其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教育质量和职业才华的大好机会,对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赛之后,我们还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解决一系列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全球化程度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风暴的发生,促使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对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从长远来看,系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向职业能力开发转变、推进技能鉴定向职业能力评价转变,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是建立在斯尼登(D.Snedden)等在20世纪初提出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在宏观上强调职业能力开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微观上则按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制定技能培训的目标、设计培训程序并组织培训活动,从而使能力开发具有可操作性。事实证明,对具有确定性、重复性和可分解性的职业技能,社会效率主义能力开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带来的工作性质的革命性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暴露出了缺陷。 [!—empirenews.page—]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复杂的社会劳动对劳动者素质和智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心理学逐渐兴起,人们意识到劳动者的价值并开始重视对劳动者的智能开发,主张职业能力开发和加强职业基础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促使“新职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得到广泛认可。按照新职业主义的观点,职业能力开发不是训练人的机械性的技艺,而是为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作准备;职业能力开发不是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进行的培训,而是“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其任务是在个体和他未来的工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职业能力开发的核心是让学习者获得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需要的、共同的核心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广东省2009年已经正式提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开发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新职业主义的关注点从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转向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能力,强调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认为职业劳动是一种与现实工作情境相互作用的活动,而现实工作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所以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不仅需要普遍性的职业知识,更要依靠个体性的职业知识,即克鲁索(W.Kruse)提出的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经验性知识,即波兰尼(M.Polanyi)所说的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工作过程知识无法像显性知识那样通过直接的方式传授,只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构;工作过程知识也无法通过传统考试来测试,这就给职业能力的考核鉴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与知识考试和技能鉴定相比,职业能力的证明和鉴定非常困难,要想了解一个人是否具备在困难情境中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只能通过观察法,而观察法恰恰是一种无法准确鉴定社会现实的实证研究方法。我们不可能对职业能力进行准确的鉴定,只能对其进行诊断或评价。首先应当明确技能与能力的区别:技能是从事一项工作所必需的客观条件,人是技能的载体并通过接受培训获得技能;职业能力是特定领域的心理特征和策略,能力获得是人格发展的组成部分,能力的应用是开放的。职业能力是理解、反思、评估和完成职业任务以及在承担社会、经济和生态责任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设计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empirenews.page—]职业院校的能力评价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题目有很大的不同: 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题目应反映每个职业的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成员所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以及典型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它可以是标准化的试题。绝大部分学习者通过努力都应当能够达到这一要求。职业院校能力评价的考试题目应满足实现教育目标和遵循职业规范的双重标准的要求,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又要考虑特定工作领域的能力特征。职业院校能力评价的目的是比较学生个体、职业院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应当是开发式的,而且需要一些相关背景数据作支持,如对职业认同感发展的评价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职业学习的效果,从而为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提供基础。由于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征,所以能力评价可以为构建从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提供依据。能力评价的考题应当帮助人们识别考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因此确定考题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这些题目必须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反映职业能力的发展阶段,也应反映职业的效度,职业工作的对象、工具、方法和工作组织以及对职业工作的各种要求。 总之,职业能力开发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它有自身的规律。为能力开发服务的能力评价,也必须同时满足认知规律、职业发展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社会规范的要求。选手感言 ■高职组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李莉:我们学校参加比赛的选手中只有我一个女生,我不认为女生在工科类的学习方面有难度,只要努力了、把握机会了,就不会比别人差。感谢此次大赛给了我展示技能的平台,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使我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比赛选手、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学生温伟保:准备大赛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有老师的专门指导,有同学的热心帮助,我的技能熟练了很多,而且这样的大赛来的都是其他学校的“高手”,可以跟他们学到许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很值得。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这样参加“大考”的机会,这样的平台不仅有别于教室里的操作台,对学到的技能和心理素质更是一种直接的磨炼。 [!—empirenews.page—]■中职组烹饪技能比赛选手、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学生梁晓彤:参加这次大赛很开心,从学校选拔赛到省级选拔赛,一路走到有资格参加全国比赛,我自己证明了“我能行”。最初选择上职业高中,父母有些不理解,他们希望我有更多的机会考大学,但我喜欢做面点的工作,不仅学得有兴趣,而且做得越来越好。现在,他们看到我学有所成,也很开心,也认同了我的选择。指导教师感言 ■天津市代表队指导教师王振云:此次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要求非常高,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使校企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大赛还引领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为企业提供真正适用的应用型人才。 ■四川省代表队指导教师藏老师: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增长了很多见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就业、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大赛也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使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 上一条信息:家用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原理
- 下一条信息: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